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The New Philanthropists: The New Generosity By Charles B. Handy, Elizabeth Handy


當韓弟預見新慈善家   台北:天下文化,2007


內容簡介

  我們該看看:一種真正和商業競爭一樣有效率的新興社會事業型態,大約就是下一輪經濟盛世的最初草圖!
  說理入微卻又常帶幽默風趣的英倫管理先驅韓第,這回要走透透登門拜訪23個社會創業家,側記他們的人生與服務創業之心;在大師的犀利採訪下,本書為我們揭開了這一代新成功人類裡的某些典型;這群人既享受了資本經濟浪潮的好處,現在他們要反過來,改造出「慈善的資本主義」、「填補弱者缺憾的資本主義」。
  他們的身分有像美體小鋪、ebay等公司的創辦人或大老闆,也有如從事運動、藝術的個人工作者;他們的行善事項從照顧暑假中的不良少年到搶救非洲等可大可小。他們的動機只是單純地想為社會那些「看不見的需要」來做點事,但他們的手段一點兒也不像過去讓我們渾身感到不自在的道德宣示、宗教召喚,甚或消費式的同情。他們做的事既有意義也有效、他們推動的計畫與組織,既活得好好的也衝勁十足,一點也不會輸股東利潤至上的商業公司。
  於是,韓第管這些人叫「新慈善家」,也形容其中一些傢伙是「用創意從事公益的跳蚤工作者」。至於「新慈善家」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他們又做了什麼值得我們稱揚的事?,且容這位管理大師賣個關子:「解答這些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去看這些人的故事。」
  而在進入本書前,你唯一需要的準備就是:「有人一聽到慈善家這個詞就起雞皮疙瘩」;請放心,韓第要說的,是23個真正有趣又活生生的人,怎麼運用有意思的方式,解決了一些大家常覺得無能為力的人世問題,因為,「他們不滿足於只是開張支票而已」。
作者簡介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
  英國當代最知名的管理學人。以「組織與人的關係」與「未來工作型態」的新觀念而聞名於世。
  韓第畢業於牛津歐瑞爾學院,並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追隨班尼士(Warren Bennis)、雪恩(Edgar Schein)、阿奇利斯(Chris Argyris)等大師進行組織研究。他是英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的共同創辦者之一,也擔任過英國石油公司顧問、以及英國皇家工藝與商業協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Art Manufacture and Commerce)主席。
  韓第身兼自由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教授三職,並經常受邀演說。這位當代重要的思想家一系列的作品包括了:《覺醒的年代》、《變動的年代》、《組織寓言》、《適當的自私》、《大象與跳蚤》、《阿波羅與酒神》、《大師論大師》,以及他的個人自傳《你拿什麼定義自己?》(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這些著作均廣受企業界矚目,影響當代企業組織結構與工作型態甚巨,也使韓第無愧為本世紀最具創見的組織行為大師。
攝影者簡介
伊莉莎白.韓第(Elizabeth Handy)
  一九六二年與查爾斯.韓第結縭。伊莉莎白本身是位人像攝影師,曾出版過攝影集,作品亦曾於公開展出。
譯者簡介
黃孝如
  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天下文化出版公司、遠流出版公司主編,城邦出版集團原水文化總編輯。譯作有《生涯定位》、《相愛到白頭》、《世界的另一種可能》(天下文化出版),《第一次全球革命》、《夏日農莊》、《這輩子,你想做什麼?》。

目錄

當韓第遇見新慈善家
THE NEW PHILANTHROPISTS
前言
1 明星球員辦診所 │湯尼.亞當斯(前英國國家足球隊長)Tony Adams
2 銀行家的人生冒險 │大衛.查特斯
3 畫廊貴婦學募款 │莎拉.戴文波特Sara Davenport
4 社區孩子的大玩偶 │麥可.喬治歐
5 從創業家到興商家 │湯尼.福根斯坦
6 大主廚的流浪者菜單 │傑夫.甘賓
7 富商吃不下的頭等餐 │蘭姆.吉多摩爾
8 孟德爾頌的和平續曲 │凱洛琳.海曼
9 運動大亨全球布局 │湯姆.杭特
10 撒哈拉電訊傳情 │穆罕默德.伊伯拉罕(世界上第一個實現手機商業化的電信專家) 
11 爵士身兼平民教育家 │彼得.蘭普
12 用數位連結鴻溝 │克里斯.馬泰爾斯
13 二代企業家的超感官救贖 │佛列德.麥瑟
14 平民建案的大工頭 │尼爾.梅隆
15 科技金童的人生巨變 │丹尼爾.派特(前微軟副總裁)
16 投身世界的夫妻檔 │克利斯多佛.普威斯 & 菲莉妲.普威斯
17 美體小鋪搶救人間 │葛登.羅迪克(美體小鋪創辦人)
18 挑戰高效能公益 │大衛.羅斯
19 希望小店的「天使」金主 │彼得.萊恩
20 來自巴西的慈善天才 │里卡多.賽姆勒(著名的巴西Smeco公司擁有者)
21 從辦市集到說故事 │傑夫.史考爾(eBay創辦人)
22動盪經濟裡的文化守望者 │雅內茲.史柯拉貝克
23 金融先驅管起公益帳 │約翰.杜紹基

前言
  社會上有很多縫隙是政府看不到也無法填補的,很多地方甚至是市場力量也無能為力的。新慈善家喜歡這些縫隙:因為那裡正是採取行動的機會。
  本書裡這二十三個人的故事以及為他們每個人所設的訪談計畫都不一樣。他們之中有些人很靦腆,有些人很外向。有些人是受到精神或宗教上的感召,有些人則是社會責任感很重,或只是想幫助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已。不過,他們所擁有的共通性則可歸納為三點,就是:有熱情、有韌性,以及能與人合作。
  如果沒有注入大量活力以及親身投入,任何創業都不可能成功。就算有好構想,甚至有精心研究過的事業計畫,只靠這些仍然不夠。相反的,只要有熱情,就能應付任何問題,也能忍受任何困難。
  尼爾.梅隆要不是熱情投入他的南非有色人種住宅區計畫,就不可能每個月兩次從都柏林搭機飛往南非。傑夫.甘賓要不是充滿熱情,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晚上都供應四百份餐點給遊民充飢。彼得.蘭普要不是有熱情,就不會在他的教育信託基金會上花掉大部分時間和很多金錢,以終結他眼中的英國教育種族隔離現象。他們所做的事情都不是別人要求他們做的,也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社會地位而做的,更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做的。他們是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做。
  這種熱情常因某個事件而觸發。彼得.蘭普回憶有一天醒來,發現自己因為慈善倡議而成了《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才意識到人有能力改變社會既有的做事的方式。大衛.查特斯有個周末發現自己因為一直沉浸於工作中而失去了家庭,於是決定要改變他的人生。莎拉.戴文波特因為她孩子保姆的乳癌治療非常糟糕,刺激她想做點事情改善這種情況│即使這表示她必須賣掉自己珍貴的事業。蘭姆.吉多摩爾在孟買的震撼經驗,迫使他重新檢討人生中什麼才是當務之急。
  其他像是eBay的創辦人傑夫.史考爾,麥可.喬吉歐(Michael Giorgio)和克里斯.馬泰爾斯等人,在賣掉他們的事業時也都有類似的經驗。他們都非常幸運,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新目標,讓他們能把這種意外的機會或難題,轉變成一種熱情。如果他們成立一個家庭信託基金或基金會,卻只是被動的提供別人贊助,這麼做能否讓他們感到滿意就很難說了。雖然這種做法沒什麼不好,很多人也都這麼做,但這麼一來他們就不會開創新局面了。既然他們希望自己是開風氣之先的人,就必須有這種人所擁有的熱情和投入。
  本書介紹的新慈善家全都是事業成功人士,他們大多是創業家,其中很多仍保有一些商業興趣。他們用經營企業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慈善事業,把自己的介入視為金錢、時間和精力上的前期投資,可是心裡卻很清楚,從長期來說,這些慈善事業必須靠自己才行。也就是最後他們所開創的事業必須自力更生。
  因為如果他們投資的時間與精神真的創造了很有意義的貢獻,那麼這個貢獻必須要能超越他們這一生一世,必須要能恆久流傳下去。
大主廚的流浪者菜單
  四十五歲的傑夫已達到事業顛峰,他擁有很多餐廳,十七匹純種賽馬(「我一直很喜愛馬和國王的運動」),以及一部昂貴的勞斯萊斯敞篷車。然後事情發生了。一個七月的寒冷夜晚,他走到公園去,坐在一條長凳上,思索著生意上的麻煩事。一個遊民把傑夫誤認為另一個遊民,把毯子拿給他。「那你自己怎麼辦?」傑夫拒不接受。「我對寒冷已經很習慣了,」他回答,「可是你不習慣。」然後就轉身走開了。那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姓名,就把自己唯一的財產給了傑夫。忽然間他生意上的問題似乎不重要了。第二天晚上傑夫回到公園,又遇到了他的新朋友。他們聊了起來。
  接下來幾個禮拜,傑夫讓自己晚上過著隨遇而安的粗糙生活,體驗一下人生中不熟悉的一面。回到家後,他決心賣掉所有的餐廳、賽馬和車子,開始為無家可歸的遊民煮飯。這些事花了一些時間才辦成,可是自從那天開始,傑夫從來沒有一天不為雪梨街頭飢餓的人們提供餐點。在那個劃時代的公園長椅邂逅事件之後沒多久,傑夫就遇到了他現在的妻子艾琳娜,她是在傑夫接受電台訪問時聽到他的,「那時我心想,」她說,「我也該起來做點好事了。結果一件事引發另一件事,最後我見到了傑夫,只是想看看在幫助遊民的這件事上,有沒有什麼我能做的。現在,這已經是我的全職工作了。看看事情的發展。我常跟他說,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去幫助這些無家可歸的人,沒想到還多賺了一個你。噢,真是太奇妙了。」他們婚禮上的伴郎,就是給傑夫毯子的那個人。
  「有時人家會問我們,」艾琳娜說,「為什麼你們每天晚上都要這麼做?傑夫回答說,『因為我每天晚上都會想吃飯,你呢?』這是事實,也是現實。」
  供應食物的錢大都由傑夫和艾琳娜自己掏腰包,部分則來自食物供應商的幫助。他們每週都要為此花費一萬五千元澳幣。他們還在雪梨市外經營了一個占地二十五英畝的農場,這是一位修女在遺囑中留給他們的,她的願望是希望這塊地能用在慈善用途。有幾個志工和一些遊民在那塊地幫忙。農場的計畫是想靠種植蔬菜和養育牲口而做到自給自足,使它成為一個遊民可藉此恢復一些尊嚴、並學習一些謀生技能的地方。因為他們的最大目標,並不只是想餵飽遊民的肚子而已。「如果我們只是出去餵飽他們,其他什麼事都不做,那跟餵鴿子沒什麼兩樣。」
  重點是要帶給他們希望,提供他們諮商、住所和職業訓練,以幫助他們重新獲得他人的尊重。最近,傑夫還成立一個電腦訓練班,廚房也設在同一處,這樣傑夫就可以讓一些遊民培養謀生技能,讓他們的人生能有一個新的開始。如今傑夫和艾琳娜花很多時間在報紙上搜尋人事廣告,協助遊民做好應徵工作的準備,並代表遊民與可能的雇主洽談。





The New Philanthropists: The New Generosity

Charles B. Handy, Elizabeth Handy
William Heinemann, 2006 - Social Science - 200 pages

Who are the new philanthropists? And how is their philanthropy "new?"
In this inspiring book, eminent management writer and Britain's biggest business guru Charles Handy and his wife Elizabeth, a portrait photographer, have collaborated to portray a new generation of practical philanthropists--men and women who have made their own fortunes and decided to move on from financial success to try to help those in need. They are doing so not simply by giving their money away to charities and agencies but by helping actively, working on the spot with the very people who need their aid, ensuring that the initiatives are sustainable in the longer term. As in their acclaimed The New Alchemists, the Handys have both interviewed and photographed their subjects in order to tell their inspiring stories; from the Sydney restaurateur Jeff Gambin, who personally helps to cook hot and cold menus for homeless people, to Niall Mellon, a young Irish property developer who is replacing shacks in a South African township with breeze-block homes, and Sara Davenport, who sold her art gallery and set up a breast-cancer care center--the Haven Trust--to offer integrated, holistic treatment and suppor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