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大眾集資/2017募款 HK$581,000

Editorial: As our 2017 crowdfunding campaign draws to a close, HKFP is delighted to announce that we are 105% funded, having raised HK$581,000.
We are enormously grateful to the 579 readers took the time to contribute, and humbled by the kind messages we have received over the past 40 days. With the trust and faith invested in our team, we are more motivated than ever to deliver fast, accurate and credible reporting from the front lines into next year.
Thank you once for your generous support, and Merry Christmas from us all.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圓夢傳愛關懷協會:「圓夢580」巧立人事費、文宣費等名目濫報支出?


在台灣,類似的問題,應該是很平常的事?


頭條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1224/37496513

踢爆 893萬善款 只捐62萬
街頭勸募 協會竟挪用支薪
2016年12月24日 【突發中心╱台北報導】勸募善款竟是騙局!台灣街頭近年興起愛心志工捧募款箱上街高喊勸募,但竟有團體以此騙人,《蘋果》日前到「圓夢580」臥底調查,發現對方專徵工讀生上街募款,但去年募得893萬元,僅捐出62萬元,其他全挪作人事費等支出,明顯違反《公益勸募條例》不得超過15%的規定;離譜的是,主管的衛福部未嚴格把關,還坦承實情的確如此。學者痛批政府未盡審核之責,「是大漏洞!」根據衛福部近3年募款數據,分別為30、37、44億元,呈逐年成長趨勢,但卻傳出有團體將大量愛心善款挪作人事費用,按《公益勸募條例》第17條規定,勸募所得千萬元以下,活動必要支出不得超過15%,但《蘋果》調查後發現,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圓夢傳愛關懷協會「圓夢580」,前年度募款所得723萬元,支出項目包含人事費、活動人事費、郵電費等,總計恰好等於募款總數,未發現任何愛心支出細項,十分離譜。 


圓夢580員工將即期與過期物資搬上貨車準備發放。

物資全是民間捐贈

記者日前透過人力銀行,應徵「圓夢580」錄取成為工讀生,臥底參與新竹分部的街頭勸募與發送物資,工作期間約3周,曾兩人一組上街參與募款,還被要求充當志工前往新竹縣尖石鄉發放物資,但卻發現3次正式募款所得總計9641元,但支付工讀生薪資就得花費5292元,明顯佔了募款收入一半以上。
另在新竹尖石鄉發放物資時,協會人員便請村長告知,洗髮精、沐浴乳等物品已是過期品,有的竟過期長達7年,但村民中有阿嬤卻感激地直呼沒關係,「又不是食物,不要吃到過期就好。」但令記者訝異的是,現場物資幾乎全來自民間捐贈及其他分部運送,絲毫未見協會自己購入的愛心物資。 



人事費高達504萬

事後《蘋果》查詢「圓夢580」於衛福部登記的去年度結案資料,2015年度資料顯示,年度募款893萬元,但僅花62萬元購買民生物資,更諷刺的是,倉管及設備費用卻要106萬元,純粹的人事費則達504萬元。
對此記者詢問「圓夢580」理事長胡定一,他坦承就是用在人事,但解釋因員工月薪2.5萬元,請20個人,一年就是600萬元,「專案需要執行費用,執行總是要人。」他反問記者:「請問慈濟有沒有員工,慈濟的善款從哪來?員工薪水從哪來?還不都是來自社會大眾的善款,慈濟大沒事,我們小就被攻擊,他們至少幾百億,我覺得很誇張。」胡定一說:「我承認我們有瑕疵,如果衛福部開罰,我們都承擔。」 


「圓夢580」協會去年募得893萬餘元捐款(紅框處),但卻巧立人事費、文宣費等名目濫報支出。

「幫別人養公司嗎」

針對勸募款支出漏洞,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江國仁說,在勸募期結束後的善款運用,確實不受比例規範,使用上沒有較明確的規定,「這部分值得考慮。」目前規範適用於勸募期間內,江國仁說以後應列入修正法案內,他建議有爭議的單位可調整「恰當」比例。
律師廖芳萱提醒,若未按《公益勸募條例》規定依比例使用善款,主管機關得以警告或限期改善,未改善者可處2至10萬元罰鍰,並可連續罰。而對於捐出善款卻成為他人薪水,有民眾聽到直呼驚訝,還說:「真的完全沒想過,這樣捐錢真的沒有意義!」也有人表示:「這是在幫別人養公司、發薪水嗎?」 

勸募結束即無規範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認為,「法規不合理、是大漏洞」,募款前後都應立法修正支出比例,而政府卻一貫「不動不做、多做多錯」的官僚體制,他說:「募款是專款專用。」人事費應壓到最低,不然就淪為假愛心名目募款、發自己員工薪水。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侯漢君則表示:「不應該過了募款期就沒有規定(支出比例)。」募款期與結束後,公益團體使用經費比例都應有規範,盼衛福部應盡快提相關配套。 

圓夢580小檔案

成立時間:2013/10/22
組織全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圓夢傳愛關懷協會
理事長:胡定一
服務項目:助弱濟貧、參與公益、協助老人及單親家庭
爭議事件:募款計劃遭網友貼文指控、理事長按鈴提告
全台分部:台北、板橋、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花蓮共9處
資料來源:內政部、《蘋果》資料室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The Japan Prize Foundation‎ 日本国際賞


Ben Chen 分享了一則動態回顧。

My Early Encounters with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Books
James Yorke
想推廣科普閲讀的,可看看此文。
Chaos,混沌理論的祖師,James Yorke,指導過五十多位博士生,在Japan Prize的得奬致詞時,特別強調,論文都是和學生合作的:在回顧青少年科普讀物對他的影響時說:
As long as I can remember, my mentors were not my teachers or other people I met; they were the authors of those wonderful books or the people the books were about.
又一再強調:不一定要聽我講課,要讀我寫的書。
YORKE.UMD.EDU



The Japan Prize Foundation

www.japanprize.jp/

The Japan Prize Foundation , Japan Prize , OFFICIAL.


国際科学技術財団は、人類の平和と繁栄が世界中の人々にとって共通の願望であることに鑑み、これに貢献する科学技術の進歩のための研究開発活動を奨励すると共に、科学技術に関する知識及び思想の総合的な普及啓発を図ることを目的としています。

歴史

Konosuke Matsushita
初代会長 松下幸之助
国際科学技術財団は、科学技術の分野における権威ある国際的な賞として「Japan Prize」を創設するために、1982年11月1日に内閣総理大臣の許可を得て発足しました。 Japan Prizeの創設は、1981年、当時の鈴木内閣の中山太郎総理府総務長官が「国際社会への恩返しの意味で、日本にノーベル賞並みの世界的な賞を作っては」という構想をたてられ、これに松下幸之助氏が"畢生(ひっせい)の志"のもとに寄付をもって応え、実現したものです。
(※松下幸之助ついてはこちら)

活動内容

国際科学技術財団は、上記の目的を達成するために次の事業を行います。
⑴ 科学技術において、独創的・飛躍的な成果を挙げ、その進歩に大きく寄与し、人類の平和と繁栄に著しく貢献する業績を成したと認められる人をJapan Prize(日本国際賞)をもって顕彰する事業
⑵ 科学技術に関する研究に対する助成及び奨励事業
⑶ 広報刊行物、研究論文集等の刊行物やセミナー開催などを通じての科学技術に関する知識及び思想の総合的な普及啓発活動
⑷ その他この法人の目的を達成するために必要な事業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香港:「北河同行.蘭桂坊慈善義賣限定店」: 長期免費派飯予基層的深水埗明哥(陳灼明),最近成立了「北河(明哥)慈善基金」



長期免費派飯予基層的深水埗明哥(陳灼明),最近成立了「北河(明哥)…
THESTANDNEWS.COM

https://thestandnews.com/society/%E6%B7%B1%E6%B0%B4%E5%9F%97%E6%98%8E%E5%93%A5%E8%A8%AD%E6%85%88%E5%96%84%E5%9F%BA%E9%87%91-

深水埗明哥設慈善基金 月中起蘭桂坊籌飯票經費

2016/11/8 — 19:52A

長期免費派飯予基層的深水埗明哥(陳灼明),最近成立了「北河(明哥)慈善基金」。本月中明哥會在中環蘭桂坊設慈善義賣限定店,目標是要籌募四萬張飯票經費,足夠一年所需。
早前明哥在大南街的分店「北河點心茶餐廳」,因業主大幅加租而結業。尤幸他得另一舖位業主相助,7 月重開店舖並改名為「北河同行」。「北河同行」以社企形式運作,自負盈虧,亦會聘請更生及聾啞人士。
由11月17日開始,「北河同行」就會衝出深水埗,並在中環蘭桂坊開設慈善義賣限定店。明哥親自特選九款撚手小菜,並推出了由蔡瀾題字的環保飯盒。市民可以買慈善飯盒(32元),亦能認購飯票(24元)。
除了親臨蘭桂坊之外,市民亦可以在11月16日起,於全線7-ELEVEN / deliveroo 網站及App買飯票。如果你使用Android Pay捐款,Android Pay亦會額外幫你多捐4元。
「北河同行.蘭桂坊慈善義賣限定店」詳情
日期:11月17日至12月15日
時間: 周一至周五,上午11時30分至下午2時30分
地點: 中環蘭桂坊一號地下大堂

專訪: 陳一丹(騰訊)推動教育發展的“一丹獎基金會”


專訪:“公益事業持續發展的方法就是透明、透明、透明”

騰訊公司主要創始人之一陳一丹前來歐洲推廣今年新成立的推動教育發展的“一丹獎基金會”。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陳一丹談到中國社會信仰缺失的問題,也介紹了在中國公益基金會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德國之聲:為什麼您會想到成立一丹獎?

陳一丹:我覺得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情。教育是最複雜的社會體系,牽扯到的不僅是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還牽扯到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方面。但教育也是最重要的體系,因為它可以解決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所以我認為教育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教育是一個idea,應該把這個idea傳播開來,所以應該有一個平台來推動。另外面對未來的挑戰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解決教育體系問題,各國之間可以相互借鑒。因此我覺得還是應該用這個idea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認識教育、推動教育,在這一思路下我推出了一丹獎。

德國之聲:您提到的"教育"這個詞具體指代的是那一層面的教育呢?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或者成人教育?

陳一丹:教育對我而言是一個大概念,除了我們平時所說的學習教育,還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甚至影響一個人信仰和性格養成的宗教教育以及文化教育,這些大的概念都包含在內,不受限制。

德國之聲:那麼您現在是希望能夠通過一丹獎的設置在全球範圍內改變教育制度教育體系?

陳一丹:如何去推動教育的發展呢?我們希望這個獎項不僅是表彰過去的成就,同時還要展望未來。所以我們為這個獎項的評選定了4個原則:面向未來、創新性、變革性和持續性

德國之聲:聽起來按照這4項標準,中國的一位鄉村代課老師大概得不到一丹獎。

陳一丹:我們每年在發展過程中都可能碰到不同的教育問題,每年取得的教育貢獻和改革也有所不同。應該說各個領域的人員都有可能獲獎,只要獲獎人員能解決教育方面的問題並形成效果。我自己希望評選出來的都是專業性的、權威性的、有影響力的個人或組織。

德國之聲:您曾在談到中國社會問題時說過"因為沒有信仰教育,所以就以利益為先",您認為教育的作用是應該讓每個人都有信仰嗎?

陳一丹:中國人對教育的理解回歸為兩個字:教和育。教育不僅是教授人知識和技能,還培育人格、思想和品德等等。所以教育包含人的品德及性格的形成,這一點非常重要。教育大概念中的信仰問題,信仰對價值觀的形成、對社會以及自己的認識、把握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作用都很大。沒有信仰,人有時候容易走偏。這個社會裡存在著金錢的導向、物質的導向等等。信仰最終是導人向善。

德國之聲:您這一次來歐洲推廣一丹獎和哪些機構接洽聯繫呢?

陳一丹:主要是選擇和教育有關的持份者,例如大學以及和教育相關的前沿探索的研究機構、與教育相關的基金會等等。聯繫這些機構一是交流教育本身,另一個也是為了獲得最好的提名。

德國之聲:您覺得在中國做慈善基金會和在西方做哪些不同?

陳一丹:首先是現代公益的背景不同。西方現代公益發展的時間比較長了,所以公益理念和做法也比較成熟,已經融入日常生活,另外公益法律方面也更為健全,所以西方社會已經形成了一種公益文化。中國其實有一種深厚的公益文化。待人向善這些傳統思想都屬於公益觀念。但是100多年來,由於戰爭和社會動盪,中國人雖然有公益理念,卻沒有形成現代公益(事業)。但是過去十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公益事業在中國獲得蓬勃發展,形成規模。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們越來越慷慨地做公益,形成一種普遍現象。另外,以前中國人個體參與公益活動的機會並不是特別多,一般都是在自然災害發生後通過單位組織捐款的形式參與其中。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人借助互聯網的平台更容易地參與公益活動,形成中國獨有的互聯網公益文化爆發式的發展,一枝獨秀。如果想讓互聯網公益平台實現持續發展,方法就是透明、透明、透明。

德國之聲:您認為在中國現有的條件下,公益基金會帳務公開到何種程度是合適的?

陳一丹:今年中國出台了《慈善法》。這個法律的出台說明慈善公益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法律框架打下,公益慈善事業可以進一步優化提升。《慈善法》對基金會的財務監管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基金會定期公開財務賬目,包括審計報告等等。法律的規定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想把公益基金會運作得好,需要超越法律的要求,比法律規定得更透明,也就會越有效。

德國之聲:你覺得在中國做公益基金會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哪些?

陳一丹:根據不同的社會痛點,中國已經湧現出不同的NGOs和基金會。但是想繼續往前走,需要走得更專業。把公益事業做得更專業性,找合適的人才,產出的社會效果,這一步還是需要跨過的,也是一種挑戰。公益專業人才,專業能力提升,專業的輸出效果,甚至專業的公益策略讓一個個的NGO和基金會進一步地專業化成長,這就會讓有厚度的中國公益力量上一個大的台階。

德國之聲:隨著非公立公益組織數量的增長與發展,公立公益組織會不會有一種"地盤被搶"的感覺呢?

陳一丹: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民間資本投入和捐贈的基金會在高速發展。公益本身需要做的事也越來越多。公辦、民辦公益基金會都要發展,才能做更多事。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很多公立機構都持開放和學習的態度。這些機構積極地學習開放如何使用互聯網的方式做公益,對他們自己也都是有好處的,對資金來源和開展力量都有幫助,優勢可以結合起來。中國很大,不平衡的地方很多,公益的事業做不完,可以更開放地一起去做。國營經濟和民營經濟可以一起協調共同發展,公益事業也是如此。而且出發點更好,之間不存在競爭,而是一起做永遠做不完的社會公益。





陳一丹是騰訊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2013年3月發起成立深圳市陳一丹公益慈善基金會。2016年推出一丹獎基金會( http://www.yidanprize.org/sc/index.php ),專門用來表彰及支持推動教育創新、所作貢獻具長遠影響的個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COM


壹基金成功"獨身"變公募基金

本週二(1月11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正式宣布成立。至此,壹基金持續一年之久尋求獨立合法身份,辦理公募基金會的申請終於塵埃落定。(13.01.2011)


多家公益基金建立網站提高信息透明度

近年來,中國出現了不少公益性基金會以及其他非政府組織,而社會捐贈是其資金來源的一個重要部分。但這些捐贈使用的透明度卻遠遠不及基金會本身的發展速度,基金會中心網希望能夠改變這一現象. (12.07.2010)


日期 18.12.2016
作者 洪沙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Koo Foundation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Koo Foundation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www.koo.org.tw/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C. F. Koo Foundation. > 首頁 · 演出資訊 · 關於基金會 · 劇場管理 · 節目製作 · 酷集劇場 · 歷年演出 · 展演風華 · 唱段欣賞 · 精彩片段 · 聯絡我們 ...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英語:C. F. Koo Foundation).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為辜振甫(公亮)於1988年發起成立,設立宗旨為透過國際(含兩岸)交流活動推展台灣 ...


《小醫神救地球》拯救世界和平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走進劇場,讓孩子們心無旁鶩地欣賞故事的時光,
離開劇場,給家長跟孩子共同的話題與回憶。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期許我們下一代有美好未來!

-0:28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非政府組織(NGO)
4,126 人說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