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CARE:與時俱進的救助包裹;CARE (relief agency)

CARE is a major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agency delivering emergency relief and long-term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rojects. Founded in 1945, CARE is ...
Founders‎: ‎Arthur C. Ringland, Wallace J. Cam...
Secretary General‎: ‎Caroline Kende-Robb Car...
Formation‎: ‎1945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Lindsay Glassco


CARE:與時俱進的救助包裹

二戰結束後,救援組織CARE(美國援助歐洲合作組織)向德國民眾寄送裝有咖啡和口香糖的包裹,也為德國帶來了美國的生活方式。而今天該組織則在德國募集捐助,提供給需要的人。
    
Deutschland Care-Paket aus der Nachkriegszeit (Care)
這些來自美國的救濟包裹,是很多德國人了解美國文化的窗口
(德國之聲中文網)向敵對國民眾提供可可粉和咖啡?對很多美國人來說,向剛剛被戰勝的納粹德國提供援助讓他們一時很難接受。但是,1945年冬季到來,當飢寒交迫的德國難民的畫面見諸報端之後,美國社會立即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捐助高潮。
時任德國總理的阿登納事後回憶道:"救助會的包裹從飢餓中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我們不能夠、也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歷史。"
這場由戰勝國美國發起的救濟活動迄今已有了超過70年的歷史。第一艘滿載救援物資的輪船於1946年7月15日停靠不來梅港口。1949年至1960年期間,美國共向戰後德國提供了1000萬個救濟包裹。
口香糖能填飽肚子嗎?
1945年,美國成立CARE組織時最初名稱是"美國援助歐洲合作組織"(Cooperative for American Remittances to Europe)。現在組織縮寫仍為CARE,但其名稱已變為國際"四方援助救濟社"(Cooperative of Assistance and Relief Everywhere),並於1980年成立了德國分部。
CARE組織發言人斯蒂凡·布蘭德(Stefan Brand)表示:"很多CARE包裹是美國人寄給在德親友的。'我要為你包一個CARE包裹'逐漸演變成了人道救援的代名詞。 "
Deutschland Berlin - CARE Pakete (CARE)
1949年至1960年期間,美國共向戰後德國提供了1000萬個救濟包裹
不過,在戰後德國,只有那些擁有固定地址的人才能收到這種棕色牛皮紙包裹。而鑑於當時房屋短缺,很多家庭居無定所。因此,很多包裹是在發放點分發給民眾的。
原為軍需物資
最初,CARE組織是收購美軍剩餘的軍需物資,然後再將這些物資分裝成小包裹。在美國境內,人們捐助15美金後可以認捐一個包裹,然後再將其寄往歐洲。西柏林被封鎖期間,CARE租賃飛機向西柏林城內投擲了大約20萬個這樣的包裹,柏林人戲稱為"葡萄乾轟炸機"。
1949年5月12日,蘇軍解除對西柏林的封鎖之後,CARE寄送包裹的工作繼續進行。"空中橋樑"救援行動一直持續到1949年9月30日。而CARE的救濟包裹甚至持續到1960年。德國總計收到了大約1000萬個CARE包裹,其中柏林占了大約30%。
米老鼠和唐老鴨
這些來自美國的救濟包裹,是很多德國人了解美國文化的窗口:比如口香糖。救濟物資並不僅僅局限於食物,因此德國孩子們有機會認識了米老鼠和唐老鴨,因為救濟包裹裡作業本的封面上就有這兩個動畫形象的圖案。
包裹裡的午餐肉和花生醬是美國人飲食習慣的真實寫照,而牛仔褲和運動鞋則讓德國人初步感受到了美國式生活方式。
Deutschland Flüchtlinge aus Ostdeutschland mit einem Care-Paket aus der Nachkriegszeit (Care)
通過這些來自美國的救濟包裹,德國孩子們有機會認識了米老鼠和唐老鴨
黑市交易
CARE包裹的作用,可不只是救助貧困,黑市上這類包裹也非常搶手。CARE組織當時的年報甚至宣稱,CARE包裹還激活了當時的婚姻市場:一名法蘭克福女子刊登徵婚啟事,承諾會給未來夫婿贈送一個CARE包裹,竟有2437名餓肚子的男性應徵。
今天救援組織CARE仍以寄送包裹作為募捐口號,不過,在這裡"包裹"只具有像徵意義。該組織發言人布蘭德說:"傳統的救濟包裹已經成為歷史。"就發展援助政策的層面而言,只有在救濟目標地區購買救援物資才更能顯現救助的效果。
直升機參與救援
有鑑於此,今天的CARE救助已經不再針對單個家庭,而是面向整個危機地區:比如莫桑比克遭受颶風襲擊的災區。提供帳篷、飲用水以及食物的工作會協同其他救援組織一道完成。
參與莫桑比克救援行動的CARE工作人員塔普羅傑(Ninja Taprogge)表示:"戰後,我們出動過葡萄乾轟炸機,而今天我們則會動用船舶和直升機來運送食品及其他重要救援物資。"
CARE組織正在全力為莫桑比克災區和敘利亞交戰地區提供救助,根本無暇回顧當年對戰後德國寄送包裹的成功歷史。因為這段成功歷史的秘訣恰恰是:面對飢餓和危機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Robert Smith: Tycoon who just paid off 400 black students' debt

•最驚喜的畢業禮物:羅伯特·史密斯是美國最富有的黑人企業家。週日,當他回到母校莫爾豪斯學院擔任畢業典禮演講嘉賓時,對同學們做出承諾:他和他的家人將替所有畢業生還清學生貸款,幫助他們擺脫負擔,開啟人生新篇章。 (《 紐約時報 》)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法國企業文化捐款扣稅的爭議

LVMH今天舉行股東大會,有人問CEO Bernard Arnault 有關聖母院捐款爭議的問題,他回答說這是「偽爭議」,批評法國連為公眾做點事都被人批評,屬駭人聽聞,還呼籲在場人士認同他的話,多多上網表達這意見。
他解釋,透過家族私人投資公司的捐款,一向不能就文化捐款申請扣稅,至透過LVMH捐出的款項也不能扣稅,因為LVMH其他文化項目捐款早已達到扣稅上限。
有關企業捐款給聖母院可以用作扣稅的爭議,背景可看我今天寫的文章: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19/04/blog-post_18.html

----
法國企業爭相向聖母院重建捐款,不無爭議——法國對文化項目捐款設有頗優厚的稅務優惠,因此
企業巨額捐款,有部份都是來自公帑。
另外,眾多捐款企業中,焦點始終放在兩大奢侈品公司LVMH和YSL的母公司開雲,大家覺得兩間公司好像在「鬥捐款多」。

關於這個網站
EUROPECHINESE.BLOGSPOT.COM

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

Prince Charles's charity to stop taking Huawei donations. Tate art galleries will no longer accept donations from the Sackler family

Jan 23, 2019 - LONDON (Reuters) - The charity founded by Prince Charles, heir to the British throne, said it would no longer accept donations from Huawei, ...

-----
The Sacklers own Purdue Pharma, the company behind OxyContin, which is under fire amid the opioid epidemic
關於這個網站
THEGUARDIAN.COM
Tate art galleries will no longer accept donations from the Sackler family

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

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遺囑 部分退休金


我十年前注意到,英國大學呼籲校友的遺囑中,考慮捐獻母校......

"民運人士王丹昨上午在臉書粉專「王丹网站 Wang Dan's Page」分享身邊一則暖心故事,訴說他有一名在哈佛大學圖書館工作多年的台灣友人將退休,但對方認為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圖書館的中文藏書,與台灣有關的不夠多,「決定將自己的部分退休金捐獻出來」,希望在館內開設「台灣書庫」收藏,「讓台灣在這所美國最高學府被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