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高雄市關懷流浪動物協會」 收容犬隻數目膨風 高雄市關懷流浪動物協會爆離譜帳冊

「高雄市關懷流浪動物協會」2015年對外公告,保育場內養了兩千隻流浪狗,接受民眾每年逾兩千萬現金和物資捐贈,卻不願接受監督,保育場不開放,連地址都保密…
 
#流浪動物 鏡社會 臺灣流浪動物認養 Home For Stray Taiwan 鏡傳媒 #鏡週刊
日前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官員向本刊表示,去年中揭發海軍士兵虐殺小白狗的…
MIRRORMEDIA.MG

接收日產條款: 郵政、電信、糖協「大戶法人」恐被追討資產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2016年完成《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訂定,開啟轉型正義工程,今年轉型正義對…
STORM.MG|作者:風傳媒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美國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與 Obama 總統夫婦





2016年11月9日公布了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川普即將在2017年1月20日上任。不論輿論如何譁然,作為第一夫人的蜜雪兒˙歐巴馬,早在2016年10月5日代表博琵基金會宣布捐款250萬美元(約新臺幣7903萬元),捐給國家公園基金…
CMS.ALTRUISTICTECH.ORG




President Obama Announces Effort to Welcome 4 Million Kids in Parks with “Every Kid In A Park”

THURSDAY, FEBRUARY 19, 2015NPF NEWS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AT FOREFRONT OF NEW INITIATIVE CONNECTING AMERICA’S YOUTH TO NATIONAL PARKS
WASHINGTON – Today, President Obama will announce “Every Kid in a Park,” a new initiative geared toward introducing America’s youth and their families to public lands and waters. The national program seeks to connect four million fourth graders with these treasured places in the 2015-16 academic year, coinciding with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Centennial celebration.
The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the official charity of America’s national parks and nonprofit partner to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will lead the on-the-ground effort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Forest Servic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Bureau of Reclamation, and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Currently, the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s Open Outdoors for Kids initiative supports Every Kid in a Park by eliminating barriers that prevent America’s youth from visiting their national parks. The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does this by providing the much-needed funds to make national park field trips, citizen science projects, Junior Ranger activities, experienti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more possible.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grants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more than 200,000 students to visit their national parks.
“Thanks to ou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we are able to open up a world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our nation’s largest classrooms – our national parks. Every Kid in a Park will enhance this important work and will give many youth and their families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our national parks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aligns perfectly with our mission as we focus on engag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ark stewards as well as those who already know and love the parks,” said Dan Wenk,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We applaud President Obama on his commitment to this initiative and we’re thrilled to work with all of our partner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local Friends Groups, various youth organizations, philanthropists, and foundations to connect kids to America’s magnificent national parks, inspiring their natural curiosity and love of these special places.”
This initiative advances the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and National Park Service’s centennial goal of connecting with and crea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national park visitors, supporters, and advocates.
In celebration of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Centennial in 2016, the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is also spearheading a two-year public engagement and education campaign launching this spring titled “Find Your Park.” The initiative will highlight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s important work, inviting people everywhere to connect with their parks and inspi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ark stewards. In addition, as part of its commitment to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Centennial, the Foundation is embarking on a national fundraising campaign dedicated to raising private support for America's national parks.
ABOUT THE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The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is the official charity of America’s national parks and nonprofit partner to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Chartered by Congress in 1967, the National Park Foundation raises private funds to help PROTECT more than 84 million acres of national parks through critical conservation and preservation efforts, CONNECT all Americans with their incomparable natural landscapes, vibrant culture and rich history, and INSPIR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ark stewards. Find out more and become a part of the national park community at www.nationalparks.org
ABOUT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More than 20,000 National Park Service employees care for America’s 413 national parks and work with communities across the nation to help preserve local history and create close-to-home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has cared for the White House and its grounds since 1933. President’s Park, which includes the Ellipse and Lafayette Park, was officially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 in 1961.

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善待員工才是真正的行善

//你知道最悲哀的是什麼嗎?是無數的美國企業每天都在摧毀別人的生命,可是當我們賺了很多錢,然後開出一張高額支票給國際聯合勸募協會(United Way International)時,卻對自己非常滿意。然而,我相信聯合勸募這類慈善機構的需求就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因為我們一直在摧毀那些替我們創造財富、使得我們有能力開出高額支票的員工的生活。我相信,每天在職場上善盡所能,把交託在我們手上的員工照顧好,這才是最高的善行。//
很有意思的一段話,令我想起達斯(Satyajit Das)在《停滯的年代》中的這一段:「富豪替他們的財富辯護,說他們利用這些錢資助慈善事業,支持社會和文化工作。但慈善事業弔詭之處,在於炫耀性慷慨行為利用的資金,恰恰是源自犧牲那些富豪宣稱救濟的弱勢者。」(Plutocrats defended their wealth by arguing that it financed philanthropy, supporting social and cultural projects. But the paradox of charity is that conspicuous generosity to the disadvantaged is financed at the expense of the same people it claims to help.)
一個美麗的六月天,地點在亞斯本,如詩如畫的田園景色正適合舉辦戶外婚…
STORM.MG|作者:風生活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國立臺灣大學「潘寶霞女士講座」

新年平安。

您或許知道,弟有一BLOG名:行善與公益


弟今天在【台大校訊】看到這則消息,請您參考,並請您們夫婦考慮"效法"之。
您是有此實力的朋友,所以才大膽進言,希望這非冒犯。
再祝
新春平安喜樂



國立臺灣大學「潘寶霞女士講座」成立

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學丘成桐教授為感念香港培正中學國文教師潘寶霞女士(中文系民國45學年度畢業系友)教誨之恩,特捐贈臺大「潘寶霞訪問學人基金」共美金壹拾萬元整,交由臺大以永續專戶方式存入銀行,依臺大受贈收入收支管理要點規定,受贈單位每年提撥專戶之收益4%為延聘講座之用,此基金永不動用。丘院士指示該基金用於中文系成立「潘寶霞女士講座」,乃中文系首次設立講座,以促進中國文學之研究,意義非凡。講座邀聘對象為海內外研究中國文學之著名專家學者,每年以一名為限,訪問期間以十日為原則,講座期間發表三次學術演講。
講座成立始末:105年4月初中央研究院丘成桐院士致函文學院陳弱水院長,表示因感念潘老師的教誨之恩,擬於中文系設立獎學金或講座。陳院長函轉中文系李隆獻主任,並與李主任通信討論設立形式,此後由李主任直接與丘院士聯繫講座設立事宜。丘院士5月時決定以永續基金方式捐款美金十萬元。5月18日中文系學術委員會通過設立「潘寶霞女士講座」,並於6月1日、6月8日、7月12日陸續經系務會議、院務會議、行政會議通過。
中文系特於12月12日下午3時30分假系會議室舉行講座成立儀式,潘寶霞老師與家人特地由加拿大來臺,並邀請丘院士、陳弱水院長、潘老師昔日三位同窗好友周富美教授、李先鋒女士、鮑平女士(中文系系友)、丘院士培正中學同學陳德華會長蒞臨,中文系師生數十人觀禮。陳會長當場慨捐美金二萬元挹注潘寶霞訪問學人基金。丘院士與潘老師的致詞真情流露,師生情誼令人感動,二位對教育之理念與期許更令人佩服。當日儀式全程由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支援錄影,並於「臺大演講網」設立「潘寶霞女士」講座專題,以廣流傳。未來系列講座皆於網站公告,供學界人士瀏覽。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德國之聲專訪朗躍(Bertram Lang):".....以恐懼治國"(Rule by fear),北京要讓本土非政府組織取代國外NGO

專訪:北京要讓本土非政府組織取代國外NGO

2016年4月中國人大頒布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今年元月起開始生效。批評人士認為這部法律讓很多國際NGO難以在中國繼續立足,進一步壓制中國公民社會發展。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的專家朗躍(Bertram Lang)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專訪。
德國之聲:這部法律的許多表述、用語含義並不十分明確,您覺得這部法律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朗躍(Bertram Lang):這部法律的表述確實不夠清晰,有一些概念,比如禁止從事"政治活動"、"非法宗教活動"等,到底如何界定?中國政府部門當然可以在個案上根據需要來解釋。但有一項改革、一個新內容是相當明確的,那就是負責管理外國NGO的部門從民政部(仍繼續管理中國NGO)變成了公安部以及地方層級的公安警察部門。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說明中國政府把境外NGO視為涉及國家安全、而不是對社會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的因素。
德國之聲:中國政府想達到哪些目的?
朗躍:我們可以看到幾個不同的動機。首先可能是出於對國家安全的擔憂,這也可以看作是習近平上任以來一系列更廣泛舉措的一部份,即把管理、控制的重點放在外國組織機構。這些舉措包括在中共內部傳達記者圈內所稱的"9號文件",稱宣傳西方價值和民主是對中國社會制度穩定的威脅;2014年習近平主持建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有消息稱是國安委推動了對境外NGO的立法。  
事實上,這些國外組織被視為一種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另一方面這與外國企業在中國面對的處境有相似之處。如果把《境外NGO管理法》與2016年3月通過的針對中國NGO的《慈善法》聯繫起來,不難看出,後者更具建設性。比如該法給予中國慈善組織自行募捐等其他運作的可能性。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本土替代策略,一方面限制外國NGO在中國自由活動、運作,不允許他們籌資募捐,另一方面,只要不涉及政治上敏感的領域,中國的NGO則可以得到扶持和新的機會,以便取代外國非政府組織。
德國之聲:從外界角度看,有觀點認為這部法律是中國政府打壓政治異己行動的一部份。那麼目前在中國,政治討論的空間還有多大?
朗躍:政治討論的空間無疑是被壓縮了。我們不應該忘記,在中國政治討論的空間曾經有多大,比如在2006年到2008年間。而這一空間被壓縮,在習近平上台執政之前就開始了,這不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但現在隨著一系列法律的生效,不僅是《境外NGO管理法》,還包括《國家安全法》、《反恐法》、《網絡安全法》等,構成了很多限制,造成的現狀是,以前能夠討論的一些議題--雖然也有風險,但是可能的--現在則完全噤聲了。
有人說,這叫"以恐懼治國"(Rule by fear),就是人們不敢再表達擔憂以及建設性的批評。但另一方面,中國還是有人仍在繼續討論國家發展的方向,尤其在互聯網的論壇上,還是有很多觀點交鋒的爭論。當然能夠討論的議題數量肯定是下降了。
朗躍(Bertram Lang ),是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ICS )研究員,重點研究中國與歐盟的關係、非政府組織以及反腐敗。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境外NGO管理法」今天上路,在中國的政治基金會和非政府組織(NGO)要往何處去?



HKFP finds that some international NGOs are relocating from China or stopping their work altogether in light of the new laws which take effect today.
Rights groups say the restrictive rules are part of President Xi Jinping's crackdown on civil society, as the broad provisions could be used to target groups doing work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dislikes.

Foreign NGOs face uncertainty and confusion as China’s new foreign NGO law came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The Law on Management of Domestic…
HONGKONGFP.COM


【「境外NGO管理法」今天上路,在中國的境外NGO凜冬將至】http://bit.ly/2hGe1EG
「我們要過一條河,但過河之前要找到橋。橋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裏,未來會遇到哪幾重關卡也尚不可知」,一家國際NGO的中國區負責人對端傳媒說:「主管單位管多少、管多細、有不同意見怎麼辦……這些我都無法向總部匯報,也不知道如何評估。」採訪中他要求不出名字,「在中國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去政治敏感。」
2017年1月1日,《境外非政府組織(INGO)境內活動管理法》在中國正式生效的第一天。 然而,除了要求有主管單位、不得在中國大陸境內募款、向大陸境內輸送資金也加以限制、不得從事「政治活動」等原則性條款,法規細則尚未全部出台。這讓諸多在中國大陸運作的國際NGO陷入了停滯……http://bit.ly/2hGe1EG
【覆巢:中國權利NGO生死劫】http://bit.ly/1rmqIVA
#專訪 #寇延丁:她是這樣一個如此獨特的異見人士】http://bit.ly/2gfsQgu

在華政治基金會要往何處去?
中國明年開始實施的一部新法律將對外國非政府組織,包括黨派基金會在中國的政治活動加大監管。圈內人士希望德國經濟部長加布里爾本周訪華期間,能澄清一些尚待解答的問題。
(德國之聲中文網)來自德國的政黨基金會和其他在華的非政府組織(NGO)對德國經濟部長加布里爾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談寄予很高的期待。他們希望能由此搞清楚,中國今後對此類組織的監管到底會有多嚴格。中國即將實行的《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將對NGO的政治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可能使其無法開展。"從明年1月1日起,在華的所有政治基金會理論上就是非法的了",NGO圈內人士表示:"我們很擔憂。"
當然很多事情都將取決於新法如何實施。有些條件,比如必須在中國找到一個合作夥伴,是難以在明年一月前就達到的。一位NGO代表說:"其實應該有一些過渡性的規定,但事實上完全沒有這樣的規劃。"
社民黨籍政治家加布里爾週一(10月31日)率領一個龐大的代表團前往中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有社民黨背景的艾伯特基金會(Friedrich-Ebert-Stiftung)在中國同樣前途未卜。

"在科學研究和經濟領域,交流合作不應受到阻礙",德國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ß)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這樣說,新法的目的主要是"阻止讓中方感到不滿的政治活動"。
這其中也包括米索爾基金會(Misereor)這樣的慈善機構以及黨派基金會。"幾個月來,德國大使館一直在和中國政府及中共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希望能找到一個解決辦法。"一位參與接觸的人士表示:"有關安全的話題越來越突出。"目前比較明確的是,至少學術機構不在被置於嚴格監管的團體範圍之內,德國商會的工作也不會受到大的影響。
有人擔心,《NGO管理法》實施起來將十分嚴格。有圈內人士說:"大家都做好了面對艱難時期的準備,我們的活動空間將更加受限。"而中方的回應是:如果你們遵紀守法,沒有做什麼讓安全部門不樂意的事情,就不用擔心。
德國使館官員曾詢問有關部門,這對各家基金會具體意味著什麼?中方的回答是:你們不能做任何干擾黨和政府的事,也不能和那些"受到中國人民孤立"的人說話。
據德國外交官透露,中方還是重視同德國方面對話的。消息人士稱,在NGO管理法的實施上,中方"至少還是有對話意願的",不過這種對話能帶來什麼實際效果,很難說。在中國方面,國家安全部將設立一個專門的辦公室,負責管理境外非政府組織,但具體的責任分工還不清楚。此外有關部門也沒有公佈有資格與境外組織合作的中方單位名單。鑑於目前的政治氣候,中國國內內的機構和組織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興趣與外國NGO合作,更不用說為後者在中國的行動承擔風險了。

葉宣/洪沙(德新社)